人物 | 段仁燕:坚守“三农情怀” 培养生态环保人才

来源:

发布时间:2022-03-08 点击:

【人物简介】

段仁燕,教授,博士,硕士生导师,湖南省“121创新人才”,“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模拟”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,湖南省农田生态修复与安全利用导师团队负责人,“农艺与种业”湖南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。曾任安徽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,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,安庆市林学会副理事长,获“安徽省级教坛新秀”称号。

(段仁燕教授在实验田间)

【砥志研思,注重实践教学育人】

勇于钻研作榜样,甘为孺子育英才。作为教育工作者,段仁燕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,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,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。他积极探索教学改革,突出农业情怀,结合学生实际探索新教法,不断注入学科前沿理论,注重结合实践进行教学创新,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,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。他的教学以启发式为主,形成了“科研任务-科学假说-实验实现”教学模式。他认为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、教师为辅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段仁燕认为,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欣赏学生、学生欣赏教师。教师欣赏学生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自信和正能量,学生欣赏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的做法。

段仁燕认为,“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、缺一不可的”,将科研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渗透进农学教育十分必要。他注重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,引导学生下田地,形成“爱农、懂农、践农”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让学生“活起来、动起来、忙起来”。他主持了省级重大教改项目1项,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。主讲的《植物学》课程被评为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。

(师生在锡矿山采集土壤等样品)

【以赛促教,追求更高学术境界】
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对教学的热爱和享受,离不开对学问的追求和信仰。段仁燕以身作则,言传身教,注重锤炼学生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,努力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。近年来,他培养的多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和专业一等奖学金。段仁燕以赛促教的教学实践既利于学生积累实战经验,又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。在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,他把本科生当硕士研究生来带,把硕士研究生当博士研究生来带。通过带学生参加竞赛,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。来44118太阳成城集团工作后,他指导的首届研究生林禹翔获得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,并获得国家奖学金,发表SCI论文3篇,获得专利2项。在比赛的历练中,他的学生们逐步养成了善于发现、勤于思考、吃苦耐劳、敢闯会创的优良作风。

【潜心科研,推动地区生态修复】

丈量四海,笃行不怠。坚守着一份绿色情怀,段仁燕紧紧围绕湘中地区的需求,刻苦钻研,助推锡矿山生态修复。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、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、博士后基金1项、省自然基金2项,主持与参与社会服务项目10余项,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,拥有发明专利9项。号称“世界锑都”的娄底冷水江,亟待进行矿区矿山和农田的生态修复,他以实际行动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研究主要集中在农田及矿山重金属污染区监测与生态系统修复、生态毒理、污染生态、功能微生物筛选及功能分析等方面,为加快建设生态强省、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筑牢生态底线,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贡献力量。段仁燕认为,生态修复是一个持续投入、缓慢产出的过程,作为地方高校科研人员,要为地方服务,找准方向,持续发力。通过整合化学、环境、农学等研究方向的教师队伍和资源平台,积极组建研究团队和筹建生态修复实验室,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。目前,他的团队已构建了土壤典型污染物的生物协同强化修复方法,筛选并鉴定出具有高抗性和低累积的作物品种,利用农艺措施,结合生物炭和微生物菌肥,调控作物重金属吸收,实现作物的安全利用。段仁燕说,湘中地区的生态修复工作道阻且长,应增强环保意识,循序渐进地做好这项艰苦工作。在生态修复工作的基础上,他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。在对涟源桐柏村进行实地考察后,结合桐柏村的历史文化、气候土壤等因素,他分别从旅游业、农业、水利建设三个方面为桐柏村规划了适合未来发展的路线。段仁燕认为,只有因地制宜,结合当地实际和资源禀赋,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才能帮助村民增收致富,推进乡村振兴。  

(锡矿山野外调查)

(在桐柏村指导乡村规划)

坚守“三农情怀”, 培养生态环保人才,捍卫碧水蓝天净土。教书育人之路和生态修复之路任重道远且行且长,段仁燕说,他愿意勤勤恳恳耕耘,换取桃李芬芳绿水青山。(文/欧家 曾敏)